作者: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
浏览:156次
更新时间:2023.05.11
肥厚型心肌病(HCM)是一种心肌增厚(肥大)的疾病。增厚的心肌会使心脏更难泵血。
肥厚型心肌病常常得不到确诊,因为许多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几乎没有症状。但是,对于少数 HCM 患者,增厚的心肌可能导致气短、胸部疼痛或心脏电生理系统出现变化,引发危及生命的心律不齐(心律失常)或猝死。
在肥厚型心肌病(HCM)中,心肌壁(隔膜)的厚度比正常心脏要厚得多(肥厚)。增厚可发生在左下心腔(左心室)的任何部位。
肥厚型心肌病的体征和症状可能包括下列一项或多项:
许多医疗状况都可能引起气短和快速剧烈的心跳。获得及时准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极为重要。如果您有 HCM 家族史或任何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症状,请就医。
如果您出现以下症状超过几分钟,请拨打 911 或本地急救电话:
肥厚型心肌病常由基因变化(基因突变)引起,导致心肌增厚。
肥厚型心肌病通常影响心脏两个底部腔室(心室)之间的肌壁(隔膜)。增厚的肌壁可能阻断血液从心脏流出。这被称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。
若无明显的血流阻断,这种病症则被称为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。然而,心脏的主要泵血腔室(左心室)可能会变得僵化。这使得心脏很难放松,并会减少每次心跳时心室所能容纳并输送到身体的血量。
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还存在心肌细胞排列异常(肌纤维排列紊乱)。这会引发某些患者出现心律失常。
肥厚型心肌病通常通过家族成员代代相传(遗传)。如果父母之一患有肥厚型心肌病,您将有 50% 的几率遗传引起这种疾病的突变基因。
如果一个人患有肥厚型心肌病,则其父母、子女或兄弟姐妹应当向医务人员咨询自己是否需要筛查这种疾病。
肥厚型心肌病的并发症可能包括:
肥厚型心肌病尚无已知的预防措施。尽早确诊对指导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。
如果您有一级亲属(父母、兄弟姐妹或孩子)患有肥厚型心肌病,您可能需要接受基因检测,以筛查此病。然而,并不是每一个 HCM 患者都有当前可检测出的突变。同样,部分保险公司不承保基因检测。
如果未进行基因检测或检测结果没有帮助,且有家人患有肥厚型心肌病,医务人员可能会建议您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。青少年和竞技运动员应每年检查一次。不参加体育比赛的成年人应每五年检查一次。
医务人员会为您做检查并询问体征、症状以及病史和家族史等问题。
医务人员可能会安排一些检查来诊断肥厚型心肌病(HCM),或者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病症。
心电图(ECG 或 EKG)。医务人员将附有传感器(电极)的吸附垫放在您的胸部,有时放在腿部,以测量心脏的电信号。ECG 可以显示不规则心律和心脏增厚的征兆。
医务人员可能建议您在家监测自己的心跳。便携式 ECG 设备(霍尔特氏动态心电图监测仪)可佩戴一天或更长时间,以便记录日常活动期间的心脏活动。
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目标是缓解患者症状,预防高危人群出现心源性猝死。治疗方案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。医务人员将与您讨论最适合您病情的治疗方案。
如果您患有心肌病或正在备孕,医务人员可能建议您去看在治疗高危妊娠方面经验丰富的医生(围产期医生或母胎医学专科医生)。
药物有助于降低心肌收缩力度并减慢心率,从而使心脏更好地泵送血液。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及其症状的药物可能包括:
有几种外科手术或医疗程序可用于治疗心肌病或其症状。其中包括:
心间隔肌切开术。如果药物无法改善症状,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内直视手术。这项手术包括切除部分心腔间增厚、过度生长的壁(隔膜)。心间隔肌切开术有助于改善流出心脏的血流,并减少流回二尖瓣的血流(二尖瓣反流)。
根据增厚心肌的位置,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。其中一种称为心尖肌切除术,外科医生会从心尖附近切除增厚心肌。有时会同时修复二尖瓣。
心间隔肌切开术是一种开放性心脏手术,外科医生将心室间增厚和过度生长的心间隔部分切除,如图中右侧心脏所示。
心间隔肌切开术是一种开放式心脏手术,外科医生会将心室间增厚和过度生长的心间隔部分切除。在心尖肌切除术中,医生会从心尖附近区域切除增厚部分。
生活方式改变(如下)可降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并发症的患病风险。
一旦确诊肥厚型心肌病,患者可能产生一系列难以消解的情绪。感到悲痛、恐惧和愤怒实属正常。
为了更好地管理您的状况,请做到以下几点:
您可能会转诊给在心脏病诊断和治疗方面训练有素的医生(心脏病科医生)。以下信息可帮助您做好就诊准备。
约诊时,询问就诊前的限制规定,如改变您的活动量或饮食。请列出以下内容:
要向医务人员咨询的问题可能包括:
如果还有其他问题,请随时提问。
医务人员可能会询问您一些问题,例如:
就诊前,请询问您的家人,是否有亲属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或发生过不明原因的猝死。
如果运动会加重您的症状,请避免剧烈运动,等到就诊后按医嘱进行锻炼。
邮箱:imc-xcb@000516.cn
邮编:710100
地址:西安市高新区西太路777号
备案号:陕ICP备18005307号-1
Copyright ©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微官网
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订阅号
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服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