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 中文
  • 国内首家高分通过JCI认证的医院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为国内首家高分通过JCI认证的医院,该称号由国际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颁布。
  • 最佳民营医疗机构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为2020优秀非公医疗机构第1名,该称号由丁香园发布“2020最佳品牌传播医疗机构”综合排行榜获得。
  • 人力资源
  • 资质查询
  • JCI认证
  • 服务热线:029-96999
首页 >  妙佑 (MayoClinic) 健康知识库 >  疾病和状况

血压升高

作者: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

浏览:153次

更新时间:2022.08.09

概述

血压升高是指血压略高于正常值。

血压的测量单位为毫米汞柱(mm Hg)。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将血压水平分为四类。

  • 正常血压。血压为 120/80 mm Hg 或更低。
  • 血压升高。顶部数字在 120 至 129 mm Hg 之间,且底部数字低于(不高于)80 mm Hg
  • 1 级高血压。顶部数字在 130 至 139 mm Hg 之间,或底部数字在 80 至 89 mm Hg 之间。
  • 2 级高血压。顶部数字为 140 mm Hg 或以上,或底部数字为 90 mm Hg 或以上。

血压升高被视为一种情况,而并非如高血压这样的实际健康状况。但如果不进行适当管理,血压升高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。因此,请务必定期检查血压并控制血压,这点至关重要。定期运动和健康饮食等健康生活习惯可能帮助预防和控制高血压。

未经控制的血压升高和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和卒中的风险。一些研究显示,血压升高可能导致记忆力、语言、思考或判断能力发生变化(认知能力下降)。

症状

血压升高不会引起症状。定期进行血压检查是检测血压是否升高的唯一方法。前往医务人员处就诊时,顺便测量血压。您也可以自己在家中使用家用血压监测仪测量血压。

何时就诊

自孩子 3 岁开始,应在例行健康检查时检测血压。如果孩子有高血压,应在每次复诊中进行测量。

18 岁及以上的成人应至少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。如果出现血压升高或有心脏病的其他风险因素,您或您的孩子可能需要增加检查频率。

病因

任何增加动脉壁压力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。脂肪、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在动脉壁内和动脉壁上的堆积(动脉粥样硬化)可能导致血压升高。但反之亦然,高血压也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。

有时,无法确定血压升高或高血压的病因。

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医疗状况和药物包括:

  • 肾上腺疾病
  • 出生时即患累及血管的心脏疾病(先天性心脏缺陷)
  • 非法药物,例如可卡因和苯丙胺
  • 肾脏疾病
  •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
  • 某些药物,包括避孕药、感冒药和鼻窦药物、含咖啡因的非处方止痛药以及某些处方药
  • 甲状腺疾病

请告知医务人员您服用的所有药物,包括非处方药。

风险因素

任何人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,儿童也不例外。

导致血压升高的风险因素包括:

  • 肥胖症或超重。肥胖症患者更容易出现高血压。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和卒中的一个风险因素。
  • 高血压家族史。如果您的父母或兄弟姐妹存在这种状况,您血压升高的可能性会增大。
  • 缺乏身体活动。不运动可能会导致体重增长。体重增长会导致血压升高的风险增大。
  • 高盐(钠)或低钾饮食。身体需要钠和钾这两种营养素来控制血压。如果饮食中的钠含量过多或钾含量过少,您的血压可能会升高。
  • 烟草使用。抽烟、嚼烟或闻到身边其他人抽烟(二手烟)可能导致血压升高。
  • 饮酒过量。饮酒与血压升高有关,尤其是在男性中。
  • 某些慢性状况。肾病、糖尿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等状况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风险增加。
  • 年龄因素。年龄增长也会导致血压升高的风险增大。
  • 种族。血压升高在黑人中尤为常见,并且通常比白人发病年龄更早。

虽然血压升高和高血压在成人中最为常见,但儿童也可能出现这些状况。对一些儿童而言,肾脏或心脏问题可能导致高血压。不健康的生活习惯,例如不健康的饮食、肥胖症和缺乏运动,会导致儿童出现高血压。

并发症

血压升高可能加重并发展为长期的高血压,成为医疗状况。高血压可能对人体器官造成损伤,并增加心脏病发作、心力衰竭、卒中、动脉瘤和肾功能衰竭的风险。

预防

用于治疗血压升高的健康生活方式改变同样也有助于预防此病症。吃健康食品、少吃盐、戒烟、定期运动、保持健康的体重、避免或限制饮酒,以及管理压力。

诊断

通过测血压可以诊断出血压升高。在常规体检或高血压筛查中可能会测血压。

血压的测量单位为毫米汞柱(mm Hg)。血压测量值包含两个数值:

  • 顶部数字(收缩压)表示心脏肌肉挤压(收缩)泵出血液时血流的压力。
  • 底部数字(舒张压)表示两次心跳之间测得的动脉压。

血压升高是指顶部数字在 120 至 129 mm Hg 之间,而底部数字低于(不超过)80 mm Hg

血压升高的诊断基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血压读数的平均值。应该在不同时间以同样方式测量血压。第一次测量血压时应测量双臂血压,以确定双臂血压之间是否有差异。之后,应测量读数较高的手臂。

可能安排长期血压监测检查,在 6 至 24 小时期间定期测量血压。这称为动态血压监测。但是并非所有医疗中心都有用于该检查的设备。请联系您的保险公司,了解动态血压监测是否在保险范围内。

医务人员可能还会建议您在家测血压。家用血压监测仪可在当地商店和药店买到。有些设备可以保存测量结果。

检查

如果出现血压升高或高血压,医务人员可能安排血液和尿液检查,以查找病因。检查可能包括:

  • 全血细胞计数
  • 胆固醇检测
  • 血糖检测
  • 肾功能检测
  • 甲状腺功能检测

另外,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检测。

您可能还会接受心电图检查(ECG/EKG),以了解心脏跳动情况。ECG 检查快捷且无痛。在 ECG 检查期间,会将传感器(电极)连接到胸部,有时还会连接到手臂或腿部。通过线缆,传感器将连接至一台机器,用以打印或显示结果。

治疗

建议任何血压升高或高血压人士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如果您出现血压升高,并伴有糖尿病、肾脏疾病或心脏病,医务人员还可能建议您服用降压药。

如果您出现血压升高,但没有任何导致心脏病的风险因素,那么用药的好处不是很明显。

治疗 1 级和 2 级高血压通常需要服用降压药以及改用健康生活方式。

生活方式与家庭疗法

随着血压升高,心脏病风险也会增加。这正是控制血压升高如此重要的原因。关键在于努力转向健康的生活方式。试试下列建议:

  • 吃健康食品。保持健康饮食。可以尝试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(DASH)饮食。多吃水果、蔬菜、全谷物、家禽、鱼类和低脂奶制品。从天然来源获得足够的钾,这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。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量。
  • 减少盐(钠)摄入量。加工肉类、罐头食品、市售汤汁、冷冻食品和某些面包可能是钠的隐藏来源。查看食物标签上的钠含量。争取每天限制钠摄入量至少 1000 毫克(mg)。较低的钠摄入量(每天 1500 毫克或更少)是大多数成年人的理想选择。
  • 管理体重。如果您超重或有肥胖症,减重有助于控制血压并降低并发症风险。询问医务人员最适合您的体重是多少。通常体重每减少一千克(约 2.2 磅),血压便会降低约 1 mm Hg。高血压患者每减少一千克体重,血压下降可能更为显著。
  • 加强身体活动。定期锻炼可保持身体健康。锻炼能降低血压、减轻压力、管理体重,并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。尽量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度有氧运动或 75 分钟的剧烈有氧运动,或两者组合。
  • 限制饮酒。如要饮酒,请适度。对于健康成人来说,适度饮酒是指女性每天最多喝一杯,男性每天最多两杯。
  • 不要抽烟。烟草会损伤血管壁并加速动脉硬化。如果您吸烟,请向医务人员寻求帮您戒烟的策略。
  • 缓解压力。寻求可帮助减轻情绪压力的方法。多运动、练习正念减压法以及在互助组中与他人联系都有助于减轻压力。
准备您的预约

如果您认为自己可能血压升高或有高血压,请预约家庭医生以测量血压。

不需要做特殊准备。要得到准确的血压读数,请在测量前至少 30 分钟避免摄入咖啡因、运动和抽烟。

由于有些药物可能导致血压升高,因此请在就诊时携带一份清单,其中列出您服用的所有药物、维生素和其他补充剂及剂量。如果不是医务人员的建议,请勿随意停用任何您认为可能影响血压的处方药。

以下信息可以帮助您做好就诊准备。

您可以做什么

请列出以下内容:

  • 您的症状(如有的话),即使是看似与您约诊原因无关的症状,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
  • 关键的个人信息,包括高血压、高胆固醇、心脏病、卒中或糖尿病的家族史,以及任何重大压力事件或近期的生活变化
  • 写下要向医务人员咨询的问题

关于血压升高,要询问医务人员的问题包括:

  •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?
  • 我是否需要吃药?
  • 我应该吃什么,忌食什么?
  • 适合进行什么程度的身体活动?
  • 我需要多久检查一次血压?
  • 我是否需要在家测量血压?
  • 我还有其他健康问题。我如何才能最佳地同时管理它们?
  • 是否有我可以带走的手册或其他印刷资料?是否可以推荐一些网站供我查阅信息?

如果还有其他问题,请随时提问。

医生可能做些什么

医务人员可能询问您一些问题,包括:

  • 您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如何?
  • 您是否饮酒?您一周喝多少酒?
  • 您抽烟吗?
  • 您上一次血压检查是什么时候?结果如何?
© 1998-2023 妙佑医疗国际医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 (MFMER)。保留所有权利。 许可内容的使用条款
服务热线:029-96999

邮箱:imc-xcb@000516.cn

邮编:710100

地址:西安市高新区西太路777号

备案号:陕ICP备18005307号-1

Copyright ©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

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微官网

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订阅号

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服务号